养生坊_养生防病以延年

中医养生  点击:   2014-07-26

养生防病以延年

    提倡“顺四时而适寒温,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以康体养心,认为“形神双修”是养生的最高境界结合当今社会生活特点,本人认为养生防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情绪调养

    《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皆生于气”,朱丹溪言“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

    郁”证诸临床,忧思郁怒劳心伤志确为很多疾病之起因七情过极,肝失疏泄,则气机郁滞而气郁则血瘀,气郁则化火,气郁则湿阻……狂喜暴怒骤惊大恐等突然或强烈的精神刺激,可使脏腑气血逆乱,阴阳失调而病从内生又有某些情志刺激虽然并不强烈,但因作用时间过久或反复多次刺激,如久悲久思长期忧虑等持续的不良心境,也能积而成疾不同的情志刺激,致病不尽相同,如喜悦较少致病,惊恐致病最速,愤怒致病较重,忧思致病较缓现代医学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在发病中地位,认为疾病背后大都有其特定的心理思维模式故“戒郁怒”是养生第一要义所谓“戒郁怒”是指人应胸怀宽广,待人大度,为人诚信坦荡,乐观向善,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逢吉不过喜,遇难不过忧,生活事业能“无为而治”,既能努力进取,又能从实际出发,承认现实的复杂性,不过分计较名利得失,始终保持平和心态要达到此种境界,除平时注意加强修养,有意识地进行意志锻炼外,亦可习气功,练太极,参悟天地造化之机,领略辨证胜负之理如此,则能“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以恬淡为务,以自得为功”,自然能“真气从之,精神内守”,虽遇虚邪贼风,弗之能害

    2合理饮食

    “四时以胃气为本”,调节饮食的目的是为了顾护脾胃脾胃居于中州,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出入之枢,故《内经》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脾胃功能正常,消化吸收良好,营养充足,人体才能精力旺盛,保持健康纵观当今社会,物质丰富,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科技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与仲景东垣所处之饥寒交迫战乱纷起时代有很大不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藜藿之家者少,饮食自倍者多,不少人终日以酒为浆,嗜食肥甘,贪凉饮冷针对当前人们的饮食特点,本人认为,保护脾胃应从节制饮食做起,包括以下几点(1)适量进食,一日三餐本是人们获取营养,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但凡事以适度为原则,过与不及均有害健康过量进食,则加重脾胃负担,容易造成肠胃疾病,正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故无论何种食物,均应做到食勿过饱。相反,过分节食,热量摄入不足,则可致营养失衡,免疫力下降而诱发多种疾病尤其女性,体重下降到一定程度,尚可致闭经而因过分节食发展成神经性厌食者,因营养极度缺乏,甚至危及生命(2)规律进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定时进餐,切勿饥饱无度尤忌不进早餐的不良习惯(3)饮食结构合理《素问·、奇病论》曰“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过食肥甘厚味有碍健康,而研究表明,长期素食者,因蛋白质得不到充分供给,可导致记忆力下降,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甚至诱发胃癌故食物荤素粗细合理搭配,品种多样化十分重要,关键是应掌握适度的原则就目前人们的饮食习惯食物结构而言,主要应减少油腻煎炸辛辣生冷醇酒等饮食物的摄入,以免酿湿生热,壅塞气机,损伤脾胃

    3慎进补品

    近年来,各种所谓“补品(补药)”或谓“功能性食品”层出不穷,进补之风盛行一方面,某些商家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对自己产品的作用有意夸大其词,甚至无中生有。另一方面,不少人受媒介的影响,盲目信奉补药的功用,甚至将其认同为食品,认为食之有病可治病,无病可强身,从而不加选择甚至毫无顾忌地服用,以冀健康长寿此外,个别医生或受病人左右,或限于自己的医术水平,存有“补死不为过”的心理,处方用药之时,不以辨证为准则而滥用补法结果事与愿违,犹如魏晋时期人们服食各种金石丹药一样,不仅无益,反而有害临证中常见因盲目进补而造成阴阳气血失调的病者,更有甚者,明明因补致病,仍认为自己体“虚”,要求服用补药针对上述情况,需要强调的是,医患均应正确对待补法,切勿滥用补药实际上,因生活条件的改善,目前临床上真正属虚而当补的情况并不多见不当补而进补,徒生内热,壅滞气机药补不如食补,应在合理饮食上多下功夫,面对各种补品(补药),患者应慎重选择,切忌盲目进补而无事生非

    4慎用医药

    医(药)源性疾病,甚至因药物毒副作用致死的情况时有报道,因而有关该方面的问题日益引起专家的重视勿庸置疑,目前临床滥用药物的情况较为普遍,在不少疾病上存在着“过度医疗”的问题,即小病大治,轻病重治,抗生素的滥用更是触目惊心“是药三分毒”,服用不必要的药物,不仅造成医药资源的浪费,而且容易对机体造成损伤,导致医(药)源性疾病的产生,可谓有害无益就医生而言,用药应严格掌握指征,做到有的放矢,合理用药。就患者而言,对处方药,亦应尽量避免照着说明书“自我治疗”现象古人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人体是一个有自我调控能力的有机体,有些疾病通过调养,依靠自身的抵抗力完全可以痊愈,有些疾病予以简单的药物即可治愈,关键是要药证相符药物绝对不是越新越贵效果越好因此,对待医药,应持辨证的观点和态度,疾病需要医治,但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要过分相信和依赖药物,况且有些疾病靠药物是不能解决或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临床常遇一些病人同时服用七八种药物,分别医治不同的疾病,须知,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此之多的药物同时作用于同一人体,相互之间或许有协同,但亦难免有拮抗已有观点认为,若一人一天内同时服用四种以上的药物,则需重新评价综合考虑每一药物使用的必要性

    5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是中医对人与自然关系最基本的认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病不起,是谓得道”强调了人与自然四时阴阳息息相关协调统一的关系自然界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时序变化及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发展变化规律,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顺应自然之规律,遵循四时阴阳之变化,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人体健康长寿的根本《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提出四季养生的不同,即“春三月,此谓发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三月,此谓蕃秀……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三月,此谓容平……早卧早起,与鸡具兴”,“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的生活条件无疑大为改善,但另一方面,各种不利因素亦随之产生如电视在给人带来娱乐享受带来大量信息的同时,也对人体造成辐射损伤。空调暖气在使人们享受舒适环境的同时,也降低了人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等面对现代文明的各种诱惑,今天的我们虽不能效法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亦应遵循自然之规律,尽量做到起居有常,避免昼夜颠倒以妄为常,且“冬不欲极温,夏不欲极凉”,各种娱乐活动亦应适可而止尽量避免久观电视久闻刺耳音乐久居空调之室等,以免变利为害,诱发疾病

    关于体育锻炼,亦应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一方面,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的强身防病,但《内经》言“生病起于过用”,过度锻炼则适得其反,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尤其中老年人,因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肌肉筋骨的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衰退,故不宜过度运动,应循序渐进,适度为佳

    总之,养生保健的关键是抓住一个“和”字,掌握“适度的原则”,亦即《素问·、

养生坊_养生防病以延年

http://m.bdwfs.com/yangshengbaojian/10407/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人老了为什么会掉牙】防止老了掉牙的8个中医秘方
下一篇:【老中医养生口诀】98岁老中医的养生三宝
Copyright 百搭养生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