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传承端午节文化_端午节如何过出“文化味”?

百科大全  点击:   2018-05-28

端午节如何过出“文化味”?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商场人潮涌动,公园人头攒动,购物、游玩让市民们感觉到节日带来的惬意。不过除了吃粽子外,插杨柳、佩香囊、挂艾叶、绑五彩线等传统习俗越来越少见,这个极具民族特色的节日变身成“购物节”,端午节的文化底蕴越来越淡化。

    端午节赛龙舟

    粽艾飘香,龙舟鼓响,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商场人潮涌动,公园人头攒动,购物、游玩让市民们感觉到节日带来的惬意。不过除了吃粽子外,插杨柳、佩香囊、挂艾叶、绑五彩线等传统习俗越来越少见,这个极具民族特色的节日变身成“购物节”,“市民能够参与和看到的真正与端午相关的民俗活动并不多,浓厚的商业气息让端午节的民俗味淡了不少。”再加上近些年来,随着“洋节”的“入侵”,节日“洋”盛“土”衰的格局悄然隐现,端午节的文化底蕴越来越淡化。

    事实上,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显性表征和重要载体,就其形式而言,虽然脱不了划龙舟和吃粽子之类的旧做法,但就其内涵我认为有三点:一是农历五月初五正值天气燥热,瘟疫流行,容易生病。因此,它蕴含着清洁环境、保健养生的意义,提示人们这个时候应该关注健康了。采药、挂艾草、兰汤沐浴以及饮雄黄酒等节俗也逐渐形成,体现的是对生命的关怀。二是端午节也是上古时期祭祀“龙”图腾的日子。三是以吃粽子、龙舟竞渡、诵读经典的节俗纪念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端午节便有了中国人传递爱国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意义。

    那么,如何过一个有历史文化韵味的端午节?怎样传承端午节习俗?

    端午假期,在这个文化内涵丰富的节日里:家长、老师们在享受假期的同时,不要忘记引导青少年与优秀传统文化“亲密接触”,让他们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日子,参加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譬如:可以让孩子穿上汉服、祭奠屈原、朗颂《离骚》的方式过端午节;可以在孩子身上挂上一个香袋,给他讲讲屈原的故事,重新记忆端午节;可以给孩子讲讲中国文化的源头、源远,尤其是中国文学美好的源头,懂得《楚辞》,起码要了解一下《楚辞》。通过搭建这些平台,唤醒孩子们关于端午节的记忆。让它成为一个别人“抢不走、夺不去”的民族节日,并且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观民俗可知民风,观民风可知民性,观民性可知国性”。端午节的各类活动仪式,并不是一般简单的文化象征符号,而是从本质上反映出了整个社会的人文关怀与文化品位。只有用心挖掘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并且能够以创新的精神发展端午节的节日文化,让更多的人参与文化活动,了解文化的源流,才能使传统文化越来越被社会和民众关注重视;才能使广大群众在端午节中获得丰厚的文化记忆与快乐体验。

如何传承端午节文化_端午节如何过出“文化味”?

http://m.bdwfs.com/content/44049/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颈椎病的症状|颈椎病可诱发6种劳损性病变
下一篇:[专家指导]专家支招自备救命包:保温毯有助保持体温
Copyright 百搭养生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